編輯:汨羅市海龍龍舟制造有限公司 時間:2018-03-13
神州大地,龍的故鄉。中華民族,龍的傳人。龍,以其獨特的形態滲透在人們生活中。不論是宮殿、房屋、廟宇,還是衣物。用具或是故事、傳說,乃至民間競技、游戲。節日習俗等,無不留下龍的痕跡。
古文獻中最早有龍舟記載的是公元前318一296年,相當于戰國中期的《穆天子傳》。關于龍舟竟渡的起源,傳說紛壇,流傳最廣的是源于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。公元前 278年農歷五月初五,愛國詩人屈原因政治主張不被采納,反遭小人誣陷,含恨抱石自沉汨羅江。楚人憐之,紛紛駕船爭逐江上相救。以后這種說法越來越多,為各種傳說中影響最大者。隨著歷史推移,龍舟競渡逐漸從民間地方習俗演變成具有官方色彩的專業競技活動,形成有章法、有規范的龍舟體育文化,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,在浩瀚的世界體育大觀園中占有一席地位。
南宋時,廣東已有民間的大型龍舟竟渡,明清時,廣東官方和民間的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更普遍。解放后,省內各地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龍舟賽事,水平不斷提高。